父母离尘垢,子道方成就
我的父亲于2025年1月3日永远离开了我们。他是在爱心基地经过一心团队专业的安宁陪伴服务,走完了最后旅程,享年80岁。
回顾父亲的一生:他勤劳善良、少言寡语、吃苦耐劳、孝敬父母、疼爱子女、天资聪颖,初中毕业后由于各种原因没再继续读书,一直在生产队当会计,对工作尽职尽责,任劳任怨,深得大家的信任和好评。
父亲老实厚道,不善言辞,能忍则忍,邻居每次耕地时就会把地边上的土翻到我家地里,于是我家的地就成了新的地边,一次次的重复做这件事,父亲一句话不说,像没看见一样。我生气的问父亲:“你怎么这么老实,人家欺负咱,你也不反抗?”父亲说:“咱家地多,他们稀罕地,就让他们种吧,孩子,记住!吃亏是福。”因为父亲是会计,后来我们队好几个人陆续找到父亲诉说他们家添了人口,地少,粮食不够吃,可队里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可分,父亲毅然把我们家好几亩地送给了人家。父亲宽厚仁和,谦逊善良,嘉言懿行,助人为乐,从不强人所难,搏得亲朋邻里的称赞钦佩,为子孙后代树立了光辉典范。
光阴似箭,操劳了一生的父亲步入了暮年,他的身体各项机能日渐衰退,2007年夏天,父亲生病住院,诊断结果:心脏瓣膜纤维化,二尖瓣关闭不全,医生建议做手术,我又拿着在医院拍的片子咨询大医院的医生,医生说这么大年纪了,做手术风险很大,于是我和弟弟妹妹商量,决定保守治疗。父亲像一盏将要燃尽的蜡烛,生命之光越来越暗淡,再也干不了他喜爱的农活了,走路快了就喘不上气来,并常常伴随着心绞痛。从那以后,我们就陷入了恐惧之中,姐弟几人有时间就回老家陪伴父母,生怕父亲哪一天突然离开我们。
日子在不知不觉中度过,2021年11月我结缘一心团队,随后我加入团队成为一名志愿者。人有生老病死,这是自然规律。我通过跟随团队学习,慢慢地化解了对死亡的恐惧,明白了人生最大一件事,自此人生有了方向和目标。我想,未来父母临终时,我也一定要帮助父母在爱心基地圆满善终。
2023年6月份,我和爱人带着父母参加了爱心基地举办的座谈会,二老对爱心基地赞不绝口,说环境好,人好,吃的好,住的好!他们希望以后能常来看看,也希望百年之时能够来到这里走完最后一程。我借此机会引导父母:你们要把在爱心基地的所见所闻讲给您的儿子听,把你们今生的愿望告诉您的儿子。父母高兴的答应了。
父母有四个子女,我弟弟是唯一的儿子,他的意见至关重要。弟弟是个明理的孝子,听了父母对爱心基地的印象,又有我的事先铺垫,弟弟很快就想通了,同意为二老提前签署安宁陪伴公益服务协议。为人子女,谁不希望对自己的父母好呢?!我心里踏实了很多。
2025年1月2日晚,父亲再一次的心绞痛,我们赶忙把他送到医院,这次父亲血压血氧一直很低,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。因为提前有了心理准备,那一刻我和弟弟都没有慌乱,意见统一,不做破坏性治疗,第一时间拨打了爱心基地24小时电话。这些决定都得到了妈妈的理解和支持。我深深感到,提前申请,确实能避免临阵慌乱,状况频出。
因为路途遥远,为了节约时间,我们在一心团队的建议下,自行找车辆送父亲。凌晨三点多,我们陪同父亲从沧州启程,一起前往北京,一宿未眠。
次日清晨七点多,终于到了爱心基地。一心的老师早早的开着大门在路边迎接我们。进入大门的那一刻,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,终于到了。父亲的愿望能实现了!
在爱心基地,父亲安详地离开了。他是接受一心安宁陪伴公益服务离开的。一心的老师们不分昼夜,排班陪伴着他。他走的很安宁。
当我们再次见到他时,他老人家浑身柔软,面带微笑,脸色红润,竟比睡着了还好看。我再一次留下了感动的眼泪。一心的老师详尽地为我们介绍了安宁陪伴的全过程,我的家人都非常感动,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人还可以走的这么安详,这么有尊严!我和我的家人们,在失去亲人的悲伤之余更多的是对离世者走的安宁、走的有尊严的欣喜和欣慰,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景象。
亲历了父亲在爱心基地的圆满善终,母亲也对生死看淡了很多。每日如常,平静生活,不惧未来。她相信,待她百年之日,我们也会如此帮助她平稳度过——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?
父母离尘垢,子道方成就,感谢一心团队,感谢爱心基地的各位老师们!愿更多的有缘人在临终时,都能来到爱心基地,都能得到一心安宁陪伴公益服务!愿家家和睦,人人善终!
项目收支数据
2025年2月,“一心关爱”项目收到捐款50000元。诚挚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本公益项目的支持,让更多的临终者及家庭免费获得善终关怀及精神慰藉服务,利益更多家庭。
2025年2月,医务社工补贴32500元。